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
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
加载中...

微信扫码,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

如何使用 & 隐私说明

精彩点评

  • 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    董佳玮(毛毛)
    推荐

    非常棒的一本书。总结出的原型能有效指导创作,下单纸质作为常备工具书?

  • 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    密涅瓦的猫头鹰_
    推荐

    01 最近对“故事是怎么被写成的”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,但是还没能好好看几本这方面的书。 这本恰好我之前在学校图书馆借过,里面主要列举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原型。 原型,就好比是有限的琴键。故事就正是在有限的原型“琴键”里弹奏出无限的情节之曲。 为什么对故事感兴趣? 看故事是单纯消遣吗?很久很久以前我也疑惑,但是慢慢发现,写得好的故事,叫小说。小说它能让你超出自己的视角来看到同一个故事的更多的面向,且不说是否能让人跨越狭隘包容他人,但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感受(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)这是可以做到的。 02 一个真正棒的故事,它不是胡编乱造、没有逻辑的,相反它一定是非常契合真实世界里面人的性格、想法与行为。 明白这一点,起因是看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演讲,里面提到故事背后的角色动力。 演讲者说,人们讲一个故事,塑造一个角色,一定会问这个角色这样几个问题: 1.大家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会对你留下什么印象?2.你童年最大的恐惧是什么,为什么?3.你觉得自己性格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?4.你非常羡慕别人身上拥有,但你自身不具备的特点是什么?5.你总是会因为性格中的哪些特质陷入麻烦?6.你特别讨厌别人身上什么特质? 问完这些问题,他揭露答案: 1.是角色的面具,是他用来掩饰自己的恐惧的特质2.是角色内心深处的恐惧3.是角色用来对抗内心恐惧的武器4.是这个角色的真我,或者说是光明面,是战胜恐惧之后会呈现的样子5.是弱点,所有的故事都会围绕着主角的弱点展开6.是角色的黑暗面,当面具无法遮挡恐惧,当武器失效,没办法战胜弱点的时候,角色就会呈现出黑暗面 其实这些问题,拿来问现实当中的人,也是完全合适的。 当你明白了一个故事角色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,也回答了这些问题,可能,就会对自身、对他人有了更深的了解。 你会知道,一个人可能乖巧,但可能只是用来掩饰内心怕被人抛弃的恐惧,一个人可能常常用艰苦努力来解决所有困难,但依然因为在困难面前习惯性逃避而陷入麻烦,一个人可能心向光明,羡慕他人聪明伶俐,但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而黑化。。。等等。 ……人间的故事真的是太千变万化、精彩纷呈了。 回答完这些问题,就会意识到自己最在意什么,为什么在意。拿去给别人回答,就会知道别人在意什么,为什么在意……以及,最重要的,你真正渴望什么,而你目前的举措是否真的能让你抵达幸福。 (但是经过我的实验,有两个问题,一是别人一般都会在某些问题上撒谎,不会真心回答每个问题。可能是害羞。。二是心理正常的人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回答不上来,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故事,这些问题大概只适合有心理冲突的人回答……) 03 据此,我进一步意识到,故事的核心,在于冲突。 冲突先是产生于人的内部,然后显现于外部的。换句话说,先是一个人有内心的冲突,然后才会有外部生活中这个人和其他人的明显冲突产生。 有时候,冲突是单方面的,比如说,你认为你和别人有矛盾,可能看不惯别人或者觉得和别人处不来,那是你给自己树立了假想敌。对方也有可能从始至终没有这方面的困扰。 如果一个人,内心并没有冲突,那么他就会是完全心理健康的。也不会做出不利于自身幸福的事情。 这其实是好事。没有故事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。 04 而内心的冲突,在我理解看来,其实就是价值排序的混乱。 你知道的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。 所谓的价值观,指的是,不同的价值排序体系。比如说,A的价值观里,几种价值要素的排序是这样:家庭优先于金钱再优先于荣誉名声。B对这几种价值要素的排序呢,可能又是另一套。那么,这个时候我们说A和B的价值观不同。 一般来说,一个心理健康的人,他有一套明确的价值排序系统。 在这种情况下,他做各种抉择是非常果断的。因为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的排序在他心中是很清晰的。 但是,一个人如果精神状况开始不好了,多半因为他的脑袋里旧的价值排序体系没有完全否定,新的价值排序体系又没有完全形成。 这个时候,他的脑袋里装着好几套不同的价值排序体系。 事情孰轻孰重,他判断不出来,也就会思维混乱,进一步就是行为混乱。 至于,为什么一个人非要紧紧抓住两套价值排序不放手……答案可能有点让人不愉快。因为贪婪或者说因为恐惧。因为贪婪所以不肯放弃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东西,因为恐惧,不敢放弃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东西。 比如说,一个小孩长期不知道是先做家长要求他做的事情,还是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为此犯难的时候。他既想得到家长的认可,也想得到自己的内心的愉快,这是贪婪。他担心失去家长的认可,也因自己长此以往都不愉快而苦闷,这是恐惧。 有时候故事里出现冲突,可能是因为其中有人内心冲突强烈,也有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的价值排序有出入。 总之很复杂,有时候人们通过冲突来反省自我,达到双方都成长的结果。 但现实当中,很不幸,有时候我看到人们避免冲突,用忍耐来达成表面的和谐。这样也好啦,只不过我觉得这样挺偷懒的。或许,是因为忍耐比改变自己更容易,所以更多人选择忍耐,而不是在冲突中磨合。 05 你问怎么内心不冲突? 老实说,我不知道。 但我知道有一点,即使真的解决不了,也不碍事。 引用一句话来说—— “活着的‘意义’是作为基因备份存在着。至于你这个备份想怎么折腾,那是你自己的事。实在作死了问题也不大,至少还有千千万万你的近似冗余备份继续存在着。 ​” Take it easy,比较重要。

  • 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    郑同学
    推荐

    琳达·西格(Linda Segar)的书《让一个好剧本变得更精彩》(Making a Good Script Great)里面概述了七种角色动力,它们“解释了什么驱动着我们,我们想得到什么,以及如果不能得到会有什么后果”。 它们是: ●生存——活下来的基本需求。 ●安全保障——生存的需求满足后,我们需要安全感和被保护的感觉。 ●爱和归属——有了住所,我们会渴望拥有家庭、团体或者某种联系。我们会渴望无条件的爱和接受。 ●自尊和他人的尊重——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爱与尊重,被认可、被仰视。 ●认识和理解的需求——对知识的寻求。我们有天生的求知欲,想要知道事物是怎么运作的、各个部分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。 ●审美——对平衡与秩序感的需求。我们渴望能够跟比自己伟大的事物相联系。 ●自我实现——我们想要表达自我;向别人展现我们是谁,展现我们的才华、技艺与能力,不管是不是能得到公众的认可。 每个原型会与其中的某个动力有特别的共鸣。

  • 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    地中有山
    推荐

    本书列举的都是经典人物原型,事实上算是经典影视里的主配角汇总,虽然本书看起来很简单明了,事实上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属于创造角色的教科书。 作者总结的原型人物,几乎涵盖了各类生活、影视、文学中常见的不同性格人的汇总。可以让我们通过本书介绍的主人公快速的选择你需要的人物类型。除了极端反人类的反派,这些汇总的主人公本质上都是属于个性虽然不同,人类的共性是相通的。 打个简单的比喻,大多数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,一个屌丝男打牌赢了张船票然后上船勾搭了已经订婚的白富美,船沉了以后屌丝男救了出轨女。屌丝男主和出轨女主都很有个性,之所以能让观众看的泪目,在于人类的共性,男主为了爱情鼓励女主活下去而献出生命。至于男主是屌丝还是女主出轨在这个大前提下都变的无关紧要。 人类发展史就好像一颗大树,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民族就像大树上的枝桠,越往末端差异越大。而个性就是因为所处环境不同,文化信仰不同造成的认知差异,就好比一根枝桠末端到另一根枝桠末端距离很远。而在共性上大家都是同样的根基,好比树干。比如诚实、忠诚、善良等等都是人类本能上去追求的共性。 而本书的原型人物就是让大家能够快速的了解这些人的心理活动。以此来创建适合自己作品里的人物形象。

  • 亲历苏联解体: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
    乔治他老爹
    推荐

    任何作品塑造的人物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。人物是虚构的,思想总是真实的。 想想为什么又从读历史书又转到经典小说上来了。 历史除了… 小说是最真实的!!

Copyright © 2020 - 2022 Mitsuha. All Rights Reserved. 用户协议 · 隐私政策 ·